化工时刊

化工型科研单位员工健康管理实践与对策

 

化工型科研单位的员工肩负科技创新的使命,由于工作原因,长期暴露于多种健康危害中[1],涉及化学、生物、物理和心理健康等因素,可能对身体、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为提高化工型科研单位员工的健康危害防护意识,保护身心健康,需要重视员工的健康问题。本文以某化工型科研单位(以下简称“研究院”)为例,介绍员工健康的管理实践与对策。

1 健康风险识别与评估

研究院创建于1960年,主要从事基本有机原料、新型煤化工、高性能合成材料、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等领域成套工艺技术、催化剂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业务,形成甲苯歧化、乙苯/苯乙烯、丙烯腈、精对苯二甲酸、异丙苯、裂解汽油加氢、醋酸乙烯、甲醇制烯烃(MTO/MTP)、煤制乙二醇等催化剂或成套技术[2]。

研究院加强对健康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管理,每年进行一次全员健康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对新产生的健康危害因素及时进行识别和评估,经常组织员工进行健康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相关培训,同时邀请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现状评价,使健康风险识别和评估更全面、系统、规范,提高健康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全面性和时效性。

1.1健康危害因素识别

1.1.1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识别

研究院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放射性因素4类[3]。粉尘主要包括分子筛、催化剂制备及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煤等固体原料预处理及试验过程产生的粉尘;化学因素主要包括1 500种左右的化学原料、试验产物、废弃物等;物理因素主要包括装置设施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等;放射性因素主要包括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装置产生的电离辐射等。其中,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主要涉及化学因素和粉尘因素。

化学因素主要来自于化学原料、试验产物及废弃物的贮存、使用及处置的过程。

a)贮存过程:实验室未设置化学试剂柜、废弃物收集箱;化学试剂柜未按要求设置通排风设施、废弃物暂存点设置不合理;化学原料存取操作、废弃物收集暂存操作不规范。

b)使用过程:部分实验室及试验装置通风未达到有关标准;实验装置泄漏;部分分析不能做到在线分析,在取样分析的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部分实验装置未能做到自动进出料,在加料或出料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实验室布局不合理,实验区和办公区有部分混合交叉;员工实验行为不规范,包括实验操作和劳动保护不规范等。

c)处置过程:实验结束后,化学原料、试验产物及废弃物不及时清理,实验装置停车后物料处理不合理等。

粉尘因素主要是加工过程是否密闭,通风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劳动防护是否正确有效、员工操作是否科学合理等。

1.1.2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危害因素识别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危害因素主要来自于饮食、运动、睡眠等个人的生活行为压力,职业发展压力,科研项目的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工作环境因素,经济压力等社会因素,家族遗传、家庭婚姻及成员关系等家庭因素,卫生保健等外部条件服务因素。

1.2健康危害因素评估

1.2.1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评估

研究院根据各实验室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识别结果,依据员工的实际接触情况对健康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包括危害特征、接触场所、接触浓度、接触途径、接触持续时间、接触频次和采取的劳动保护措施等。研究院改进评估方式,将基层部门自行评估更改为基层部门自行初评,再由专业职能部门统一评估,解决对相同因素评估结果差异较大的问题,同时在专业职能部门提供评估服务的过程中提高基层部门员工的识别和评估水平。结合各基层部门的评估结果建立健全危害因素清单,综合确定纳入日常监测和管理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和健康管理重点关注的人员。

1.2.2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危害因素评估

通过员工健康检查、心理调查和测评,评估员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结合体检异常指标、心理测评结果等因素建立职工健康清单和档案,确定纳入健康管理重点关注的人员,包含患有冠心病、Ⅱ级及以上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具有明显抑郁、焦虑等职业紧张的人员。评估研究发现,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具有互为影响的高度关联性,因此需要两者并重,指导健康管理的实践和对策。

2 健康防护实践与对策

研究院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院部监管、部门负责、全员参与、定期考核”的管理体制,建立并持续完善HSSE管理体系,强化责任落实,严格制度执行,注重源头控制与过程管理,加强监督考核,制定年度员工健康管理工作计划,将所需费用纳入预算管理,向职代会报告员工健康、劳动保护工作情况,切实落实员工健康一体化管理,员工健康防护取得较好的效果。